突发2例!又一地通报!

来源:定兴生活圈   2023-06-11 22:26:24

广州市监测发现2例猴痘病例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↓↓↓

广东疾控官网消息,6月10日,广州市监测发现2例猴痘病例。病例分别为43岁男性和29岁男性。经广东省、广州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控中心复核,实验室结果猴痘病毒核酸阳性结合病例流行病学调查、临床表现、实验室检测结果,诊断为猴痘确诊病例。目前病例正在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,症状较轻。

病例发现后,广东疾控已指导广州市按照相关方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、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等疫情处置工作。目前猴痘对公众的感染风险低,建议市民朋友要积极了解猴痘预防知识,做好健康防护,若在国内外有可疑动物、人员或猴痘病例接触史,或有同性性行为等高危行为,出现发热、皮疹等症状,应主动就医,并告知接诊医生境外旅居史和接触史,以协助诊断和治疗。

那到底什么是猴痘呢?

能不能预防和治疗?

猴痘病毒是全球性流行病 
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消息:

截至5月21日,全球已有12个非猴痘流行的国家,向世卫报告了92起猴痘确诊病例和28起疑似病例,并预计全球猴痘确诊病例会继续增加。

02 猴痘是怎么发现的?

世界上第一例猴痘病毒,早在1958年的哥本哈根就已经发现了。

猴痘顾名思义,最早就是在猴子身上发现的(发现的首例是绿猴)。

等到1970年的时候,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现了首例“人感染猴痘”的病例,当时病毒的主要流行地区为非洲的热带雨林地区。

直至2003年,猴痘首次发生于非洲地区之外,在美国数州暴发,暴发原因可能与宠物土拨鼠有关。

时至今日,猴痘已经开始在非猴痘流行国家发生(非猴痘流行国家简单理解就是本不应该大量发生的国家)。

03 猴痘传染吗?

传染啊!这是肯定的!

主要通过动物传人人际传播两种!

人可以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、病变渗出物、血液、其它体液,或被感染动物咬伤、抓伤而感染

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(母体胎盘、性、长时间面对面等)。

04 有哪些症状?

脓疱!发热!头痛!长达21天!

猴痘的潜伏期通常是6-13天,最长可到21天。

感染者会出现发热、头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。随后在面部及身体其他部位出现皮疹,并逐渐发展为脓疱,持续一周左右时间,之后结痂,一旦所有结痂脱落,感染者即不再具有传染性。

常见发生部位,多在脸部、手掌、脚掌和躯干部位。

感染分为两个阶段:

发病期(0-5天)

皮肤出疹期(1-3天)

皮肤上出现的浓痘,也与天花相似。

猴痘感染者,需进行21天自我隔离

05 如何治疗与预防?

猴痘的治疗方法:猴痘为自限性疾病,大部分预后良好。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。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和并发症治疗。大多数情况下,猴痘症状在2-4周内自行消失

猴痘的预防:

一是避免和罹患猴痘的人密切接触。性接触、特别是男男性接触具有较高的风险

二是避免在高发国家与野生动物直接接触。避免捕捉、宰杀、生食当地动物。

三是良好的卫生习惯。经常清洁和消毒,做好手卫生。

做好健康监测:

若在国内外有可疑动物、人员或猴痘病例接触史,出现发热、皮疹等症状,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,一般可以选择皮肤科,并告知医生流行病学史,结痂前避免和他人密切接触。

关于猴痘 

你关心的问题都在这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