视焦点讯!探寻自在的自然之道:对“不由自主”的思考

来源:哔哩哔哩   2023-06-07 13:16:25


(资料图)

自在,是人们追求的一种境界。然而,在庄子的《齐物论》中,他通过罔两问影的故事,引发了我对“不由自主”的深思。结合自身经历和庄子的思想,我愿意探寻“不由自主”背后的意义,以及它与自在的关系。

在我个人的经历中,有一次我迷失在音乐的世界中。当我弹奏钢琴时,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超然的境地。指尖轻触琴键,旋律随心流淌。我忘记了时间,忘记了周围的一切,只专注于与音乐的对话。在那一刻,我感受到了一种奇妙的“不由自主”。我不再是主宰,而是随着音符的起伏,与乐曲共鸣。

回想起庄子的故事,影子的影子对影子提出了疑问:“你能不能有独立的操守啊?”影子的影子陷入了思考,它开始怀疑自己的存在,自己的依赖。我相信,这种怀疑和探索是人类智慧的源泉。与影子的影子类似,我们人类也常常在思考依赖和自主之间的关系。我们是否真正拥有独立的操守?我们的存在是否只是一种被动的依附?

庄子的“吾有待而然者邪?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?”给了我启示。在宇宙的运行中,万物皆有其依赖和所待,而我们人类也不例外。我们生活在大自然的环境中,受制于时间、空间、生命的循环。我们依赖食物、空气、水源等来维持生存。在这个意义上,我们似乎是“不由自主”的。

然而,正是在这种依赖中,我们发现了自己的自在。庄子所言的“待而然”,是指在顺应自然的道理下行动。就像影子的影子依赖于光线和物体的存在,我们依赖于周围的环境和他人的存在。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独立的操守。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依赖,如何与周围的环境对话,如何发挥自己的能动性。

在我的理解中,这种“不由自主”其实是一种自在的状态。我们不能完全掌控一切,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回应和与之对话。正如音乐中的那一刻,我放下了对自我的掌控,与乐曲共振。在这种自在中,我们与周围的世界产生了奇妙的共鸣。我们的行动不再受限于自我的狭隘,而是融入了更广阔的生命力。

因此,对于“不由自主”,我认为它并非束缚和被动,而是在依赖和自主之间找到自在的境界。它是我们与命运对话的契机,是我们与大自然共生的表现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需要审视自己的内心,明确自己的需求和价值观。我们需要顺应自然的规律,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。只有在这种状态下,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“不由自主”背后的自由和独立。

综上所述,通过对庄子故事和个人经历的思考,我对“不由自主”的理解更加深入。它不仅是一种被动的依附,更是一种寻找自在的境界。我们在与周围环境对话的同时,也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,找到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。让我们在追求自主的同时,学会在“不由自主”中发现生命的真谛,追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。